【资料图】
欢迎观看本篇文章,小柴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。颐和园历史资料,关于颐和园的简介很多人还不知道,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
1、颐和园位于北京西北郊海淀区,距北京市区15公里。它是以昆明湖和万寿山为背景,以杭州西湖风光为基础,吸收了江南园林的一些设计手法和意境的大型自然景观园林。它也是保存最完好的皇家宫殿,占地约290公顷。颐和园是中国规模最大、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,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(另外三个是承德避暑山庄、苏州拙政园和苏州现存园林)。被称为皇家园林博物馆。
2、颐和园,原名清漪园,是清朝的皇宫和花园。它是三山五园中修建的最后一座园林。它建于1750年,完成于1764年,占地290公顷(4400亩),水面约占四分之三。在继位不久,北京西郊就修建了四座大型皇家园林。从海淀到香山的四大园林自成体系,相互之间缺乏有机联系,中间的“翁山公园”成了一片空旷之地。乾隆十五年(1750年),乾隆皇帝在此重修清漪园,以此为中心连接两侧四园,形成从现在清华校园到香山20公里长的皇家园林区。咸丰十年(1860年),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。光绪十四年(1888年),慈禧太后以筹集海军经费为名,动用3000万两白银重修,并将其改名为颐和园,作为避暑山庄。光绪二十六年(1900年),颐和园被八国联军破坏,烧毁多处建筑。光绪二十九年(1903年)复建。后来在军阀混战和国民党统治时期,又遭到破坏。1949年后,政府继续拨款修缮。1961年3月4日,颐和园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1998年11月被列为《世界遗产名录》。2007年5月8日,颐和园被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。
3、它是颐和园传统造园艺术的杰作。万寿山和昆明湖构成了它的基本框架。利用周围的景观环境,既充满了中国皇家园林的恢弘气势,又充满了自然的意趣,高度体现了“虽是人为,惟是自然”的造园原则。颐和园的亭台楼阁、长廊、大殿、寺庙、小桥等人工景观与自然山川、开阔湖泊和谐而艺术地融为一体。整个园林艺术是中国园林建筑艺术的杰作,在中外园林艺术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。
4、颐和园规模很大,占地2.97平方公里(293公顷)。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,其中水面占四分之三(约220公顷)。园内建筑以佛香阁为中心。有100多个景点,20多个院落,3555座古建筑,占地70000多平方米。亭、台、楼、阁、廊、榭三千余处。有1600多棵古树名木。其中,佛香阁、长廊、什邡、苏州街、十七孔桥、滑稽园、大舞台等都成为人们熟知的代表性建筑。
5、园内主要景点大致分为三个区域:以庄严肃穆的仁寿殿为代表的政治活动区,是清末慈禧、光绪从事内政外交和政治活动的主要场所。以乐寿堂、玉兰堂、易云亭等院落为代表的生活区,是慈禧、光绪及其后妃居住的地方。由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的风景区。也可分为万寿前山、昆明湖、后山后湖三部分。长廊、后山、西区一带的广大区域,是帝王皇后休闲娱乐的园林游览区。前山以佛香阁为中心,形成一个巨大的主体建筑群。在万寿山南麓的中轴线上,佛香阁和排云堂两座金碧辉煌的建筑,从湖岸的云会玉宇牌坊开始,经过排云门、二宫门、排云堂、德惠堂、佛香阁,最后到达山顶的智慧海,这里回廊、大殿复原,此起彼伏,贯穿青翠雄伟之地。巍峨的佛香阁,八面三层,依山傍湖,雄踞全园。碧波荡漾的昆明湖位于万寿山南麓,约占整个公园面积的3/4。昆明湖中,雄伟的十七孔桥,如长虹中的月牙,倒映在水面上。湖中有南湖岛,十七孔桥接岸。蜿蜒的西堤如一条绿丝带,自北向南,穿越浩瀚的天地汉界,堤上六桥,婀娜多姿,形态各异。韩旭殿、造剑殿和织金阁是三个直立的岛屿,寓意着神话中的“海上仙山”。看农织图。面柔风如画。乾隆皇帝曾经看过这里的耕织图,在农村和村落里很有意思。与前湖相连的苏州街,酒香四溢,店铺熙熙攘攘,仿佛置身于200多年前的皇家交易街,而滑稽花园则充满了乐趣。在昆明湖的岸边,还有著名的石船、栩栩如生的铜牛、知春阁等风景建筑。山后湖水清澈见底,古松巍峨,环境幽静。
6、多年来,颐和园管理处以“以文化建园”为目标,深挖文化内涵,大力推进颐和园的保护、管理和研究工作,将山水借景环境、山水水系、古代文物、植被景观作为颐和园的核心保护内容,建立了完整的颐和园保护管理体系。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,颐和园加快了建设和保护的步伐。先后投入巨资修复了四大景区,如四大洲、苏州街、景明楼、鞣革堂、耕植图等。积极参与周边环境的改造,延续了颐和园的历史人文环境,恢复了文化遗产的完整性和真实性,建成了国内园林系统最先进的文昌书院博物馆。
7、1998年12月2日,颐和园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、优美的自然环境景观和出色的保护管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《世界遗产名录》名录,被视为世界主要文明之一的有力标志。
本文到此结束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